扶桑

[影评]Amour影评:你像个野兽,却很温柔

恩桑:

把老胡看哭的电影。


试图揣测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,又把怎样的他给感动了。


*有剧透,介意者慎读。


*胡歌迷妹滤镜厚达两米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暴露一下智商底线:看过的法国电影一只手能数完,认识的法国导演只有特吕弗和侯麦,并且这两位大大的绝大多数作品我没看过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

Amour是法语单词“爱”,中文翻译把片名翻译成《爱.慕》。或许翻译的出发点是好的,因为这本来是一个关于爱与尊严的故事,但是翻译忘了,赋予所爱之人尊严本来就属于爱的一个部分。这么一来,只让人觉得这翻译像个卖内衣和居家服的牌子,非常难受。




影片给人的直观感受是“简单”,不论是叙事手法、剧情、台词、角色还是布景、镜头与细节,并没有太多可以让人花式解读的东西,导演擅长温柔地打直拳,把他想要的东西,用最干净的方式呈现。过场是幻灯片一样的油画,文盲觉得像印象派的风格,也许哈内克本人试图用过场图隐喻什么,但不认识作家作品的文盲解读无力。然后我找到了第一个胡歌同学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:他是个文青,哈内克也是。哈内克从未忘记窥探人性,但他也保留了足够的温情。




故事并不复杂,倒叙的方式让观众首先知道这是一个以“死亡”为结局的故事,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沉重,毕竟死亡是我们唯一共享的结局。消防队员进了一处装潢不错的房子,他们捂着口鼻,开窗通风,卧室的门缝用胶带封了起来——床上躺了一具老太太的尸体,周围摆满了还未干枯的菊花。然后剧情回到了不久之前,一场音乐会之后,一对年迈的夫妻在餐桌上共享早餐,老太太突然之间像被按下暂停键,不论老爷子怎么叫她,她都没有反应。老爷子准备出去求助,却听到了饭厅里的响动,他走过去,老太太一脸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不关水龙头。然后他们去了医院——脑阻梗,这对于老年人来说,是常见病。




老太太接受了一次手术,手术之前,老夫妻的女儿回来了一次,女儿跟他父亲聊起这件事,他说到只有95%的成功率,他们都感到很紧张。我们看过太多的电影,身患绝症的人挺过了50%不到的生存率,与心爱的人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。然而Amour不是这样一部电影,哈内克用最诗意的方式去还愿生活残忍的真相:他们吃饭,他们聊天,悲剧也由此而生。老太太的手术失败了,她半身瘫痪,老爷子向她发誓会悉心照料她,而她却从心底反感这种迁就。




你问,少年夫妻老来伴,最后图的不就是个相互扶持么,这有什么不好?




那么,当你缺少生而为人的尊严,把一切的可悲与丑陋都暴露在外的时候,这有什么好?




然后我找到了这部影片能够打动胡歌同学的第二个理由:被同情的不自在与被照料的羞耻。他从前肯定介意被提起那一段往事,而现在他越发地成熟省事,免去了那几分介意之后,总还会有几分被作为谈资的无奈。这事情一旦发生,就会跟随你一辈子,不论你将来过的好也好,不好也罢,千千万万的陌生人总会把你后来的一切与那件事情联系起来,这种荒谬的认知,他人自以为是的了解,是怎样都无法去解释的。




挨过去最开始的不应期,片中的老太太接受自己不得不依靠丈夫活下去的事实,片子便进入了“索然无味”的照顾病人阶段。如果只是这样,或许也没什么不好,老两口在不被人打扰的世界,一个人先送另一个人远行,不久之后再随她而去。可是各种人的拜访打乱了本该有的剧本:邻居、护工、曾经的学生和自己的女儿。




那些陌生人都为老爷子对老太太的悉心照料而感动,学生对老师的遭遇心痛,而女儿一直质问父亲,为什么不把母亲送到疗养院?老爷子说,她出院那天,我答应过她,再也不带她去医院。




你想问,去医院有专门的人护理,不是更好吗?




那么,去那种地方,把病态和肮脏暴露在陌生人眼前尊严尽失,有什么好?




然后我找到了胡歌同学喜欢这部影片的第三个理由:尊严与自爱。他的某位前女友评价他,说“胡老师是一个有梦想的人”,其实,有梦想的人大多骄傲,还时而孤独。这些并不是他一开始就明白的,有一个采访,他说到“那是在我年轻的时候”,记者说“您现在也很年轻”,然后他释然地笑笑,你看,他当然也幼稚过。人在某一个阶段,会很想摸了摸从前那个自己的头并告诉他“你很可爱”,这时候,人突然就老了。他所处的环境不允许有许多人能了解他的处境与心情,他没有偶像包袱,却是极其的自尊自爱。




电影里,老太太的状况越来越糟糕,已经到了卧床不起,翻身不能的地步,老爷子不得不再请一位护工。这位女护工在给老太太梳头之后,强迫她看镜子,让她看看自己美不美,老太太无力闪躲,面对镜子的时候一脸悲情与恐惧。然后老爷子辞退了这位护工。不能动,不能言语,不能反抗,不能死,生活既已到了如此地步,这样活着,到底有何意趣?老太太试图绝食,老爷子怎么喂她喝水她都不喝,老爷子怒了,扇了她一巴掌,问她是不是想死?她不能说话,可眼睛在回答:“让我死。”




更为不巧的是,女儿这个时候来拜访,要求父亲把母亲送到疗养院。一向绅士的老爷子终于动怒,他斥责道:“我不需要你的拜访,你有你自己的生活,我们也有我们的,我不需要你时不时地来像个同事一样告诉我该怎么做。”女儿的拜访成为了压倒两夫妻最后的稻草。




那天早上,就像平时一样,老爷子在刮胡子,听到老太太在卧室里喊“疼(mal/maux)”,他走过去安慰她,给她讲故事,然后她慢慢地平静下来。突然,老爷子抓起手边的枕头盖在老太太脸上,死死按住,直到她窒息。




他谋杀了他一辈子的情人。但他也不曾想过独活。




他买回鲜花,铺满了床面,留了长信,封了门缝,躺回自己的卧室。突然听到门外有响动,是老太太在洗盘子,老太太跟他说:“我马上洗好,你可以去换鞋了。”他换了鞋,穿好大衣,与老太太一起出了门。




并不知道胡歌同学是在看到哪个画面的时候哭的。哭点这个东西,跟个人的经历有关,人类在哭泣的时候,总是为自己而哭,我还是文盲又naïve,注定有些情感体会不到。如果并不会被正主出面指证,请允许我做一个猜测:要么是老太太绝食求死的时候,要么是影片最后女儿故地重游的时候。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电影剧情大致如此,两位老戏骨的演技没得说,接下来文盲打算分析一下台词。由于音画不同步,本人听力又烂成渣渣,请看在我对胡歌同学迷妹心一片的份上不要挂我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Je ne me souviens pas du film, mais je me souviens de sentiment. (我连电影都不记得了,却记得那种感动。)




不用多年以后,我就会忘记我的大部分人生,当然也不记不得这部电影的剧情,可我大概还记得爱、尊严和感动。胡歌同学是一个演员,所以我时常猜想,他看电影的时候会怎么看。




对于欣赏音乐,有人说,如果你整场音乐会的注意力都在音准、进点、节奏、错音、处理、声部和谐上面,音乐的美感还剩下什么?可正是因为我知道这些东西,才能在不同乐团演奏同一作品的时候,觉得趣味盎然。




那么欣赏电影,演员本人会有怎么样的眼睛?[这里或许需要另一篇文章来分析他是体验派还是方法派。 @天海一色 请叫我甩锅恩]






“c’est quoi, ma image?”


“Tu as monstre parfois, mais tu es gentil.”


(我的形象是怎样的呢?


    你有时像个野兽,却很温柔。)




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“卡西莫多”的自比,如果说他是个野兽,也是温柔至极的那种。




“c’est beau!”


“quoi?”


“la vie, la long temps.”


(这太美了。


    什么?


    生命,那么绵长。)




这段对话出现在老太太刚偏瘫不久,她看着从前的照片,如是感慨。


最后,她无意识地喊着“疼(mal/maux)”,法语里面的“mal”大多指精神上的痛苦,并非生理上的疼痛,请允许我为导演写一段拙劣的潜台词。




“J’ai mal.”


“Où est-ce que tu as mal?”


“ma vie.”


 (我很疼。


    你哪里疼?


    我的整个生命。)




至此,我大概找到了胡歌同学看这部电影看到哭的最后一个原因: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俨然是生命本身。










*法语听译错误请随意纠正,以上分析均为个人滤镜,除非正主打脸我是不会动摇的,如果你们爱我,就让正主来打我脸啊。





热度(155)
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